上傳時間:2025-3-14 10:58:04
汽車的制造,這一復雜而精細的過程,深深依賴于全球各地眾多供應商提供的琳瑯滿目的零部件,構成了一個高度協同、緊密相連的供應鏈網絡。
在這個網絡中,汽車零部件倉儲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。
零部件倉庫的“3個分堆法”
1)按使用頻率分
天天用的(如螺絲、濾芯):放門口貨架中層(1.2-1.5米高)
偶爾用的(如傳感器):放倉庫深處或高層
壓箱底的(如特殊型號配件):單獨區域+顯眼標簽
2)按形狀大小分
小件:用分格收納盒(帶磁鐵防翻)
長件:懸臂貨架豎掛(如排氣管)
異形件:定制泡沫卡槽(如渦輪增壓器)
3)按照品牌車型分
品牌:紅/藍/綠色專屬標簽代表不同品牌。
車型:爆款車型設“快流通道”,貨架間距擴大至1米,小眾車型集中存放“孤品區”,貨架貼車型圖片。
新能源專區:高壓部件設獨立絕緣倉。電池包存放架帶漏液收集槽,溫度監控24小時聯網。
零部件倉庫的“3個管理法”
1)盤點管理
重點盤點:針對高價值、易損耗或周轉快的零部件,增加盤點頻率,確保這些關鍵物品的庫存準確無誤。例如,對于發動機零件等高價值零部件,每月進行一次重點盤點。
季度盤點:針對螺絲、墊片等低價值但用量大的零部件。
循環盤點:對部分庫存進行盤點,及時發現差異并糾正,減少全盤的壓力和誤差。
2)先進先出管理
通過優化倉庫布局和貨架設計,將新入庫的零部件安排在靠近出庫口的區域,以便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高效的出庫操作。
出庫時,按照倉庫管理系統指示,優先揀選生產日期較早的批次,確保先入庫的零部件能夠先使用,從而避免零部件因長時間存放而性能下降或失效。
3)庫存預警管理
通過設置庫存預警閾值,當庫存量低于或高于設定閾值時,自動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調整庫存,確保供應鏈的高效運轉。
本文章圖片來源自unsplash官網。